4月13日 市场动态
大事记:
1. 美国通胀继续飙升,美联储4月加息50个基点预期增强。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3月CPI同比上升8.5%,继续刷新逾40年新高,升幅也高于市场预期;3月CPI环比上升1.2%,持平于预期,并创2005年10月以来新高。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6.5%,不及预期的6.6%;环比上升0.3%,续创2021年9月以来新低。美国3月实际收入环比下跌1.1%,跌幅超预期,为连续第12个月下降。
2. 国际油价集体上涨,美油5月合约涨7.1%报100.98美元/桶,创一周以来新高;布油6月合约涨6.55%报104.93美元/桶。市场已经基本消化了美国及其盟友释放战略原油储备带来的冲击,而俄乌谈判似乎陷入僵局刺激油价再度上涨。
黑色相关:
钢:上海HRB400涨10至5060元/吨。需求端,截至4月11日,共有5家建筑央企公布其1-2月新签合同额情况。总体来看,这5家建筑央企1-2月同比均为正增长,累计新签合同总额约9042亿元,较去年同期(8034亿元)增长8.9%。南京限购有所放松,非南京籍居民可在六合区开出购房证明。苏州降低购房社保要求,二手房限售期从5年缩短至3年。原料端,炉料反弹迅猛,钢厂利润进一步收缩。预计短期内螺纹钢价高位震荡,成本支撑较强,建议以逢低做多为主。
铁矿石:青岛PB涨5至975元/吨。4月12日45港库存总量15025.23万吨,环比下降200万吨。华北地区因唐山解封,疏港提升,港口库存降低。在国际制裁的压力以及进口商的相关声誉风险的情况下,3月俄罗斯铁矿石供应商将出口量减少了22%至88.8万吨,创下过去的5年的历史新低,其中球团矿发货量减少39%至32.5万吨,铁精粉发货量下降了7%至56.3万吨。由于远东铁路和港口的高负荷运转,卖家无法将货物转向其他方向,尤其是中国。在俄乌战争爆发七个星期后,乌克兰铁矿生产在恢复。乌克兰AMKR宣布到4月底,预计采矿部门的开工率将达到100%,在5月10日前将能够从1号选矿厂出口铁精矿。球团矿生产商Ferrexpo继续生产并通过铁路向欧洲的客户运输产品。铁矿的供应量略紧,补库周期内铁矿基本面向好。预计铁矿石以高位震荡走强为主。操作上以逢低做多为主。铁矿石基差缩窄较快,超特粉已经有交割利润,现货商可以关注相应机会。
镍、不锈钢:沪镍主力期货合约在周二稳定在21.5万元每吨附近,不锈钢稳定在1.95万元每吨附近。中汽协: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今年3月,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24.1万辆和223.4万辆,同比下滑9.1%和11.7%;环比增长23.4%和28.4%。1-3月,汽车产销累计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增长2.0%和0.2%。新能源汽车的火热对于镍价的拉动作用将持续明显。
废不锈钢价格对比图:
有色相关:
铜:沪铜主力期货合约在周二稳定在7.3万元每吨附近,精废价差维持在5000元每吨以上,依然没有回落的迹象。宏观方面,中国3月PPI同比上升8.3%,CPI同比上升1.5%,环比持平。国家统计局表示,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蔬菜肉类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从全国来看,重点民生商品的生产保持稳定,目前受到运输影响较大,未来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基本面上,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一季度,智利出口额达到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三月份出口额为8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一季度,矿产品出口额累计为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出口总额的56.7%。在价格上涨推动下,铜出口额为57.2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矿产品出口总额的40.5%。中国仍然是智利最大出口国,占39.3%,其次为美国(15.5%)和日本(8.4%)。整体来看,宏观政策或继续维持稳定,投资者的关注点或仍然聚焦俄乌局势,短期内中下游企业采购意愿的增强将继续为铜价提供支撑,但是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疲弱和全球收紧的货币政策仍是铜价上涨的阻力。
4小时
废铜价格对比图:
铝:周二铝价止跌,夜盘小有回升,随着国家禁止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同时要求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通行,市场对于运输进一步恶化预期得到修复。悲。宏观方面,国内外基调依旧分化,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多趋紧,国内方面则强调稳增长目标,不过基于当前疫情影响,我们认为国内政策落地见效将相对延后。基本面看,俄乌局势暂时未有冲突激化信号产生,能源价格虽仍处于高位,但来可以预见短期内海外驱动减弱。国内方面,疫情未对电解铝生产造成影响,但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下滑,铝锭、铝棒出库受阻开始累库。本周一较上周四SMM铝锭去库0.5万吨,铝棒去库0.64万吨。但出库量仍在持续下滑,表明去库大概率由运输影响上游到库造成。但是我们认为大部分需求只是暂时受到了抑制,企业积压订单数量较大,待疫情缓和需求大概率将得到修复,因此对于当前较差的基本面数据不必过分悲观。综上,疫情管控正在好转,但对下游需求抑制仍在,长期则继续维持偏多思路,建议暂时观望,待疫情好转后逢低布局多单。
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操作建议,意图在于分享,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