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 周初预测
黑色相关:
钢:供应端,虽然钢材产量降幅趋缓,但在低盈利水平下短期钢厂增产意愿也不强,预计钢材供应可能维持低位。需求端,随着传统消费淡季来临,本周降雨降温天气增多,叠加多地疫情管控加严,预计现货钢材需求依然趋弱。然后,当前国内外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向好,近日地产利好政策不断,周五央行再度降准,国内资金面偏宽松,在产业链整体低库存下,需求预期向好能否带来冬储需求仍值得关注。弱现实强预期格局下,预计本周钢价走势可能震荡加剧。
1) 供应端,近期钢材产量降幅有所趋缓,长流程减量已不明显,但短流程增量也减弱。不过,当前钢厂盈利率仍处低位,钢厂增产意愿也不强,短期供应可能维持低位。
2) 需求端,随着传统消费淡季来临,本周降雨降温天气增多,叠加多地疫情管控加严,现货钢材需求趋弱。不过,当前国内外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向好,近日国内地产利好政策不断,周五央行再度降准,国内资金面依然偏宽松,在产业链整体低库存下,需求预期向好能否带来冬储需求值得关注。
3) 库存端,社库下降,厂库小增,总库存降幅收窄。
利润端,上周长短流程即期亏损均有扩大,钢厂盈利率略降仍处近年低位,成材即期亏损略有扩大,盘面利润延续震荡走弱。
铁矿石:短期铁矿供应变动不大,虽进口矿趋减,但国内矿产量有增,而现货需求因钢厂利润收窄亏损增大表现偏弱,无论港口现货成交还是远期美元货成交均有下滑。不过,因钢厂原料库存仍处于绝对低位,随着冬储行情临近,节前补库预期依然较强。预计本周矿价波动可能加剧。
1) 供应端,近期铁矿发运有所回升,但仍处正常区间,短期国内到港受前期发运影响趋减,不过,近期国内矿产量有所恢复,整体铁矿供应仍偏稳。
2) 需求端,虽然钢厂开工率略有回升,但铁水产量延续下滑,亏损扩大的情况下钢厂仍维持低产量,对铁矿需求依然偏弱。但随着冬储行情临近,低库存下的钢厂补库预期仍强。
3) 库存端,港存上升,厂库微增,国内矿库存下降。
4) 利润端,美元货落地利润依然为负,国外需求略强于国内。
镍、不锈钢:中国央行与11月25日提出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预计释放500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以进一步提振国内经济。房地产三箭齐发,资金正逐步落实到企业,之后落实到项目上的效果和对于地产需求的刺激效果有待观察。各地受到疫情的影响,整体经济复苏的进程存在一定障碍。
纯镍产量以及进出口维持稳定,当前镍板进口利润-10220元/吨,镍豆进口利润为-9676元/吨;需求弱刚性;纯镍国内社会库存(不含保税区)去963吨至5438吨,SHFE仓单库存去701吨至1155吨,LME库存增2220吨至51732吨。不锈钢利润在钢厂减产挺价和原料端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有所好转。
镍技术面短期走势偏多;供给的增加在短期难以兑现到纯镍端,需求弱刚性,低库存以及进口窗口关闭支持镍价高位运行。不锈钢弱需求和上游强掌控力在短期较为僵持。
短期震荡偏强运行,不锈钢1.6-1.7w之间区间震荡。
废不锈钢价格对比图:
铜:沪铜主力期货合约在上周基本维持在6.5万元每吨附近,海外LME和COMEX也持续震荡。国内现货升水基本维持在400元每吨。进阶数据方面,精废价差由负转正,TC/RC小幅下滑至89.5/8.95。进口窗口在上周大多数时间均敞开,表明现在现货进口的确出现一定的利润空间。铜价在上周开始震荡行情,进入了一个上界较为明显,下界略显模糊的震荡区间,即6.5万元-6.8万元每吨之间。在过去的两周内,宏观基本比较稳定,影响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是短期需求。形成震荡区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1.铜价此前在触及6.8万元每吨后向下回调,反映出价格较高引起需求负反馈。彼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出现现货贴水行情;2.铜价在6.5万元每吨附近有所反弹,反映出下游需求一定的韧性,尤其是电源投资端光伏领域的强势表现。不过相较于次震荡区间的上界,下界相对模糊,因为电源投资旺盛将在来年重新回到季节性低点,且美国通胀的不确定性会加深市场的担忧。
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操作建议,意图在于分享,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