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 节后思路
假期复苏情况:
疫情影响减弱,国内交通及春节期间消费显著恢复,节后的工业品需求恢复预期较为乐观。出行方面,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5017.4万人次,日均发送716.8万人次,同比增长57.0%,恢复至2019年的83.1%。旅游方面,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节日票房,国家电影局1月28日发布数据,我国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节日餐饮方面,美团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40%。
黑色相关:
钢:黑色方面,产业路径已经非常清晰了,集体补库,成材涨价,利润扩张,钢厂补充原料库存,原料涨价,逐步侵蚀钢厂利润,但不会抑制钢厂的生产冲动,因为钢价在上涨,库存在下降(货权转移至贸易端和下游),钢厂不会轻易减产(不饱和生产成本更高),直到下游对高价无法接受,同时政策对原料再次指导,则市场会走向衰竭和分化(原料下跌,钢厂利润修复)。所以,提产阶段做多原料的胜率是很高的,只要钢价涨且有利润,政策风险就比较小,要警惕钢厂利润快速收缩的时点,这说明钢厂无法通过对下游涨价来扩张利润了,对原料的负反馈预期也会开始提高,高价带来的高产量也会对成材价格产生压力,最终再次发生负反馈行为,彼时或许还会出政策出来助攻下。
铁矿石:春节假期期间外盘铁矿价格波动不大,呈现高位震荡格局,截至1月28日新加坡掉期主力合约指数为126.6,较春节前1月20日收盘时的126.3略微上涨0.3;截至1月27日普氏价格指数为127.4,较1月20日的126.65仅小幅上涨0.75。
供应端来看,路透发运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澳洲和非主流发运及到中国的量均有小幅回升,但巴西发运量明显回落,整体发运表现平稳,预计节后国内到港水平有限。此外,钢联最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国内港口铁矿库存有所上升,但库存增幅不大。
需求端来看,春节假期期间国内铁水产量仍有小幅回升,由于节日时期钢厂生产均以消耗库存为主,钢厂铁矿库存有大幅减少,预计节后钢厂对铁矿仍有一定的补库需求。
综合而言,节后铁矿市场可能呈现供稳需增的格局,叠加假期期间国外宏观表现相对平稳,而国内宏观预期依然向好,预计节后铁矿市场可能延续震荡偏强的格局。
镍、不锈钢:节内LME镍库存下降3%,LME镍3M小幅上涨,节前进口窗口打开预计进口量上升,1月国内新产线投产,电镍供给增加。需求方面,乘联会预计1月新能源零售销量3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下降43.8%,渗透率26.5%。
市场对国内需求乐观,节后不锈钢需求预期提升,关注年后房地产、基建等行业开工情况,预计节后沪镍高位震荡。
废不锈钢价格对比图:
铜:矿端干扰仍存,秘鲁暴力抗议活动的加剧正在削减这个全球第二大铜供应国的铜产量,秘鲁约30%的产量面临风险,另外,第一量子巴拿马cobre矿山与政府谈判尚未落地,风险尚存。国内需求预期较为乐观,美国通胀持续回落,就业表现良好,美元保持弱势,另外欧洲方面,能源压力缓解,衰退预期减弱。全球库存偏低水平维持,在需求向好逻辑没有证伪前,强势状态有望延续。
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操作建议,意图在于分享,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