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产抗新冠药研究结果发布。结果显示,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对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可显著缩短2-3天。
2、鉴于当前京津疫情形势,自5月19日起,北京市调整京津两地通勤人员核酸证明查验要求,通勤人员每次进出京均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上措施待疫情平稳后,将及时调整。
3、《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去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29%。北斗系统已全面融入电力、通信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深入自动驾驶、电子商务等民生领域。
4、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47个,比上月增加9个;二手房价环比下降城市有50个,比上月增加5个;新房价格同比下降城市有39个,比上月增加10个;二手房同比下降城市有56个,比上月增加9个。
5、据国家能源局,截至4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1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2亿千瓦,同比增长23.6%。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7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太阳能发电290亿元,同比增长204.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893亿元,同比增长4.7%。
6、据经济参考报,今年以来,A股“新陈代谢”持续提速,年内超过40家公司触及退市。业内专家认为,问题公司快速出清,市场整体环境更加清朗,其优化资源配置及优胜劣汰的功能得以发挥。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披星戴帽”的公司达62家,4月以来更有10家相继发布“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告。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退市制度持续优化,常态化退市机制正逐步形成。
7、据经济参考报,在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下,汽车产业链逐渐恢复,板块短期表现活跃。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多板块表现活跃。个股方面,申华控股、中通客车等涨超10%,雪龙集团、中国重汽等涨超6%。从阶段表现来看,申万汽车板块近5日涨幅超过7%。
8、据证券时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投资机构已开始放慢投资节奏。今年一季度国内股权投资数量和投资额分别同比下降27.5%和47.1%,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有机构人士认为,尽管当前出于综合考虑放慢投资脚步,但理性、成熟的投资机构对优质项目的渴望和布局是不会改变的,投资机构当利用投资冷静期进行深度投研和适当布局,待低谷过去便可抢占先机。
9、近日A股反弹遇阻于3100点,但个股行情精彩纷呈。Wind数据显示,4月27日以来,剔除ST股、4月以来上市新股,沪深两市共380只个股累计涨超30%。其中,有42只个股涨超50%。新华制药涨幅最大,为143.70%。
10、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回调,在此背景下,证券类私募新产品发行进入低潮期。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管理人坚持进行新产品发行。在他们看来,在产品不好发时,投资更好做。与此同时,当前一些渠道方加强与优秀私募机构在“左侧发行”方面的沟通。
11、联合国发布《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1%,低于2022年1月发布的4%的增速预期。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通胀率将增至6.7%,是2010年-2020年期间平均通胀率2.9%的两倍,粮食和能源价格将大幅上涨。
12、标普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测,目前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下降80个基点至2.4%,下调预测的理由包括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俄乌冲突时间长于预期,货币政策正常化加速。
13、摩根大通将美国下半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从3%下调至2.4%,将2023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从2.1%下调至1.5%,将2023年下半年实际GDP预期从1.4%下调至1%。
14、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CPI终值同比上升7.4%,略低于预期的7.5%,仍创25年以来新高,初值为7.5%。核心CPI同比终值上升3.9%,较预期和初值持平,但高于3月份3.2%的同比涨幅。
15、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穆勒表示,他将支持7月加息25个基点。穆勒是欧洲央行偏鹰派的决策者之一,他表示,最新的通胀动态意味着在第三季度开始时结束资产购买是“合理的”。